购热线:13202066085

订购电邮:order@theta-gene.com

技术支持:support@theta-gene.com

公司网址:http://www.theta-gene.com

拓展基因编辑工具箱:细菌毒素DarT2带来"附加编辑"新范式

基因编辑领域迎来了一项突破性技术。在最近发表于Nature Biotechnology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名为"附加编辑"(append editing)的全新基因编辑方法,通过将化学基团附加到DNA上而非直接改变碱基,实现了与传统碱基编辑器截然不同的编辑效果。

创新性:从"减法""加法"的编辑思维转变

传统碱基编辑器依赖于脱氨酶或糖基化酶来移除碱基上的化学基团(如氨基或整个碱基),属于"减法"编辑策略。而这项研究独辟蹊径,采用"加法"策略——ADP-核糖(ADPr)化学基团附加到DNA碱基上。

研究团队从细菌抗病毒毒素DarT2中获得灵感。这种毒素通常被细菌用来对抗噬菌体感染,它能够将ADPr基团附加到DNA胸腺嘧啶的N3位置上。通过将减毒版本的DarT2CRISPR-Cas9系统融合,研究人员创造了能够进行位点特异性ADP-核糖基化的编辑工具。

重要发现:生物界线的编辑差异

研究发现,附加编辑在不同生物中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细菌中主要驱动同源重组,实现了灵活、无疤痕的基因组编辑,无需碱基替换或反选择。编辑效率高达97%,且不会导致明显的碱基突变。

在真核生物中(酵母、植物和人类细胞):主要引起碱基突变,修饰的胸腺嘧啶被替换为腺嘌呤或胞嘧啶混合物,插入缺失极少。这种T-to-AT-to-C的编辑模式是现有碱基编辑器无法实现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细胞中的TARG1蛋白能够逆转ADPr修饰,因此只有在TARG1缺失或抑制的情况下才能观察到有效的编辑效果。

技术优势:精准且多样化的编辑能力

与传统CRISPR-Cas9系统相比,附加编辑表现出多项优势:

高特异性几乎不产生sgRNA无关的脱靶效应

indelCas96-110倍的小插入缺失频率

大片段编辑在细菌中可实现长达91bp的替换、插入和删除

独特编辑模式主要产生T-to-AT-to-C变异,填补了现有编辑器的空白

应用前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治疗

附加编辑技术的潜在应用价值巨大:

遗传病治疗能够逆转789种已确认的致病性单核苷酸变异(涉及355个基因),这些变异使用现有的胸腺嘧啶碱基编辑器无法解决。特别是对于ATM基因中导致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特定突变,附加编辑能够在不影响相邻胸腺嘧啶的情况下进行精准修复。

细菌基因组工程为非模式细菌的多重编辑和大规模染色体文库构建提供了强大工具,优于传统的prime编辑和CRISPR相关转座子系统。

DNA修复机制研究为研究局部与全基因组DNA修复提供了新工具,有助于理解不同类型DNA加合物如何驱动突变和致癌过程。

未来展望

研究人员指出,除了DarT2对胸腺嘧啶的ADP-核糖基化外,还有许多其他碱基修饰酶领域有待探索。例如,DarT1毒素和真核生物的pierisin毒素能够对鸟嘌呤进行ADP-核糖基化,而细菌和噬菌体使用多种独特化学基团(如甲基氨基甲酰基、dPreQ等)修饰其DNA

这项研究不仅拓展了基因编辑的工具箱,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编辑范式——通过"添加"而非"移除"化学基团来实现精准基因组编辑。随着进一步优化和发展,附加编辑有望成为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和基础研究领域的强大工具。

这项技术的真正威力在于其多样性——同一平台在不同生物体中产生截然不同的编辑结果,这为理解和发展针对特定应用的定制化编辑策略提供了丰富的机会。